-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newsclass where bclassid= and showclass=0 order by myorder,classid asc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陈同斌的工作就是制造“春泥”。
陈同斌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20多年前就已开始研究泥巴,钻研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工程研究。“污泥?你脑子有病了吧?”
这样的质疑,陈同斌这些年已听到过多次,但他仍在坚持,因为他预见到,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泥一定会成为重大环境热点问题。
“城市污泥现在已经很严重了!”陈同斌坐直身子,瞪大眼睛,情绪有些激动。他所说的城市污泥,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主要是人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机物和生物菌丝体。据陈同斌介绍,北京每天产生的城市污泥已达到3000吨。
陈同斌认为自己的研究就是“守株待兔”,污泥就是那只“兔子”。他不仅希望抓到“兔子”,还希望能变废为宝,让城市污泥变成有营养的肥料。
2007年至2008年,陈同斌牵头的科研小组调查了全国两岸三地144个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泥质,调查范围之广,全国首屈一指。
调查结果让陈同斌眉头紧锁,他发现中国的城市污泥和国外不一样。由于我国排水系统的设计特点,雨水和污泥经常混合在一起处理,污泥中的有机质比例降低,沼气生产效率比国外明显偏低。此外,我国污泥的热值太低,70%以上的污泥不适合做焚烧处理。
陈同斌意识到,直接用国外的技术处理国内污泥,不灵,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行。治污泥难,还在于控制臭味。几年前陈同斌在上海市松江区污泥处理厂做项目设计,项目一开始,对方就先请工程人员喝了一次咖啡,然后问大家:“喝咖啡时能闻到咖啡香味吗?”喝咖啡实际上是一种检验除臭效果的方式。
陈同斌一边喝咖啡,一边寻找合适的生物菌种,能够在处理污泥的同时吞噬掉臭味气体。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陈同斌及其团队研发出一套系统的技术方案——智能好氧发酵技术。陈同斌带领课题组开始“雇佣”微生物,“消化”污泥。他们欣喜地发现,微生物就像不知休眠的永动机,不停地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代谢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生物热。城市污泥渐渐变得有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处理办法可以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和缩短污泥发酵的时间,原本需要两至六个月的堆肥时间被缩减到14至20天。
2013年2月,污泥好氧生物发酵处理成套设备研发与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目前国内污泥行业获得的最高级别科技奖励。令人生厌的城市污泥,正在陈同斌和同事们的手中变成有机肥,化作护花的“春泥”。
原文:http://bjrb.bjd.com.cn/html/2014-02/18/content_152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