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官方网站![ 申请入会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newsclass where bclassid= and showclass=0 order by myorder,classid asc
污泥政策监管何时到位?
发布时间:2013-10-30  来源:中国水网  

    目前,我国的污泥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政策缺失监管缺位已成为公认的污泥行业问题的核心。在“2013(第五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期间,多位专家就污泥政策及监管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政策缺失:自2000年起,我国已有十余部有关污泥处理行业的政策、文件、标准、技术指南陆续发布,但这些政策多集中在技术政策或技术指南等细节性政策上,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政策至今仍是空白。

    明确部门责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王洪臣认为,污泥处理的关键政策首先要明确部门责任。由于污泥是个社会问题,涉及环保、建设、农业、国土以及发改等多个部门,一个部门无法单独解决问题,应有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众所周知,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发展迅速,建成投入运行的三千多座污水处理厂为水污染控制发挥了根本性作用。取得这样的成果,固然有水污染压力的原因,但部门职责明确以及关键政策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绩效考核:王洪臣指出,应建立考核机制,或与已有考核机制挂钩,明确奖惩。责任不明确就会扯皮,意见不一致时就会放一放;没有考核就没有压力,从而也就没有动力。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也认为,我国相关标准缺乏可考核性,如标准中提出污泥厌氧消化量要占到40%,但是我国的污泥并没有计量,所以40%的考核只是一个空话。与此相同,污泥稳定化的三种方法在现阶段都是无法考核的。

    标准有待完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张辰表示,目前我国出台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相关政策均是试行政策,需要经过真正实践来进一步完善。任何一条标准规范都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无论是厌氧消化、堆肥、干化焚烧,或者其他技术,都应结合工程实例,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完善与优化,形成单项技术的技术规范。 各个单项技术的标准规范形成后,如何建立整体的标准体系十分重要。张辰透露,他正积极参与讨论出台标准框架体系,力争五年后可建成我国一整套的污泥的技术规程,来指导各地的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张辰希望尽快完善污泥技术准则或导则,甚至编制国家的技术规程,并建立成套的标准体系。而标准规范一定是成熟经验的总结,须以实践为导向,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理顺收费制度:此外,由于规划建设滞后,我国污泥处理投资及运行费用只占到污水处理厂投资运行费用的二三成(发达国家五成以上),如果仅靠收取的污水处理费维持污水处理都很勉强,更不用说再对污泥进行处理了。中国水网顾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杭世珺指出,要确保污泥处理处置的合理化,更为重要的就是理顺相应的收费制度。

    中国水协排水委员会主任、原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杨向平建议采取“购买公共服务”方式,解决运行费用不足的问题。我们长期受困于污水处理费不到位,污水处理就发展不了,污泥处理处置就更发展不了。

    完善供需政策:王凯军指出,我国的污泥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促进政策,统筹考虑不同阶段的问题和措施,应该从污泥解决方案的系统性方面和对应的产业链的完整性方面考虑。王凯军举例说,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优先采购再生纸,因此再生纸行业迅速发展。污泥行业也是一样,如果园林部门实行政府采购优先采购污泥肥,污泥堆肥行业必然会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有关污泥的政策还属于供给型政策,停留在如何将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层面,如果想度过发展的壁垒,政策层面还是要有一定的突破。王凯军总结道,要促进污泥市场化的相关政策的完善,推广政府对服务和产品的采购,将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结合起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

    下游完整的产业链:王凯军总结道,要促进污泥市场化的相关政策的完善,推广政府对服务和产品的采购,将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结合起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

    仍存争议:王凯军指出,在技术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悬而未决争论。

    第一,污泥农用及土地利用问题。由于污泥农用涉及环保部、建设部、农业部,三个主管部门观点不同,因而目前现行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王凯军介绍,在农用和土地利用问题上,为兼顾各方关切的问题,规定鼓励除农用外的污泥土地利用,限制的污泥农用。

    第二,关于与煤掺烧相关政策的问题。王凯军介绍,污泥有关技术政策和最佳可行技术里头也讲鼓励进行协同焚烧,这造成很多的争论,特个别是有关部委提出生活垃圾含污泥焚烧可以适用补贴政策后,很多单位因此搞污泥发电,这引起了业界很大的争论。

    监管缺位:“地方的监管力度不到位,再好的技术也没有用。”杭世珺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技术已经不是污泥处理处置面临的关键问题。她坦言,为了清楚运出的污泥去了哪儿?污泥在什么地方、怎么填埋?今年曾跟着节能减排大检查走了几个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找到。我们要求的标准很严格,污泥从哪来到哪去都需要逐级签字,其中大部分污泥是运到填埋场,杭世珺谈到,不可思议的是,垃圾填埋场的厂长甚至说20多天都没有污泥运来了,而我们在室内查的时候所有的五联单都是俱全的,这说明,污泥处置在监管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杨向平指出,要加强各个部门要协调管理。解决污泥问题不能只靠一个部门。此外,要对上游的废水排放和下游的污泥处置进行科学的监管,从整个指标、责任、政策、监管,完成整个的管理链,污泥处理处置才能快速的发展

    与节能减排挂钩:为提高对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认识,杨向平认为,不能再把污泥作为一种潜在的可以暂时过渡的问题,而是应该作为一个国家的节能减排的硬指标,和“十一五”期间的污水处理COD减排指标一起并列,将其变成国家行为,切实加大力度。

    此外,还要设立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我们没有把污泥处理作为污水处理的一个必备环节。杨向平认为, “污水处理规划和污泥规划要一体,建设要一体,不能建污水处理厂就抛开污泥。”据悉,现在很多省市没有相关规划,如果没有污泥建设规划,“选址将是个难题,”杨向平指出。

    原文: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3/10/122161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