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newsclass where bclassid= and showclass=0 order by myorder,classid asc
在餐厨垃圾处理处置议题上,“臭味”是直接引起民众关注的因素之一,由“臭味”困扰引出的污染防治环节不可小觑。8月10日,在由中国固废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主办的2012固废热点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郑国砥以“餐厨垃圾处理处置过程的污染防治技术”为题做主题演讲,针对餐厨垃圾“臭气”问题做出分析并给予解决方案。
据郑国砥介绍,2008年起全国范围兴建了一批处理厂,但一些建成不久的餐厨垃圾处理厂纷纷停产,“其原因可归纳为:原料不足、杂物掺杂、缺少政策法律支撑和权威性标准支撑、技术因素,还有就是‘臭气’扰民。”郑国砥介绍道,“臭气”问题产生及解决,与规划、选址和控制技术密切相关。
资料显示,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70%-90%、含油脂1%-5%、盐分占1%-3%;餐厨垃圾含有丰富的淀粉、脂肪、蛋白、纤维素等有机物,以及氮、磷、钾、钙等各种微量元素,是制作饲料和有机肥的资源。但是,餐厨垃圾还具有腐烂变质速度快、易携带滋生病菌等特质。“目前我国餐厨垃圾主要处理处置途径包括饲料化、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郑国砥指出,无论是哪一种处理处置方法,似乎都无法避免“臭气”扰民这一难题,从处理环节方面来看,臭气收集工作必不可少。
提及具体的除臭技术,郑国砥指出,其选择原则需考虑到运行能耗和成本,根据恶臭气体特点,选择经济高效的臭气源头控制技术与方案,具体情况包括:
生物除臭:饲料化,厌氧发酵的前处理车间,好氧发酵的全过程,干馏技术;
掩蔽剂:厂区道路等车间以外地方、沼渣沼液的存放场地;
喷雾除臭:视对臭气的抑制效果,优化除臭喷雾喷头布设、启动时间、喷雾强度等参数;
尾气循环利用工艺:若干化过程中的臭气排放量较大,考虑采用。
据郑国砥介绍,除了上述除臭技术外,我国对于垃圾处理过程中高效除臭技术的研究和设备研发也非常广泛,具体情况包括:
生物除臭技术:筛选高效降解臭气的环境友好型菌种,研发高效降解恶臭气体、适于工程化应用的复配菌剂。适于多组分臭气高效降解菌联合培养及包埋,促进生物反应器快速响应;
生物除臭设备:调整滤料组成和气液比,优化停留时间,降低压力损失,提高运行稳定性,研发适合不同垃圾源臭气负荷的生物滤塔;
物化除臭技术:研发垃圾源臭气改性吸附材料及再生技术、可高效去除垃圾源臭气的廉价化学剂,研发新型复合除臭剂。
物化除臭设备:研发吸附与再生一体化除臭设备;
组合除臭工艺:研发基于经济性的化学除臭剂、吸附能力强的物理除臭材料与高效微生物菌剂的组合除臭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