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官方网站![ 申请入会 ]
污泥处理:“说不要钱,那是忽悠政府”
发布时间:2016-06-12  来源:南方周末  

       继2015年国家出台“水十条”,吹响治泥号角之后,2016年2月,环保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将污泥处理处置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减排统一监管。这一政策将污泥处理纳入政绩考核,旨在向地方政府施压。这被业内视为“轰动性的政策”。

       向地方政府施压的政策出台之后,污泥处理处置市场迎来转折点。但这一行业的商业模式依然是政府补贴,部分企业认为资源化利用之路尚早。

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正迎来转折点。
 
       “十二五”期间,污泥市场发展不如预期。政策乏力、付费机制不明确等因素导致市场明显下降。污泥处理企业一年一个项目的尴尬情况不断涌现,业内自嘲处于“黎明前的黑暗”。

       对于从事污泥处理的企业而言,地方政府的压力就是释放污泥市场的核心推动力。平安证券2016年5月发布的行业报告预计,2016至2020年,污泥处理处置市场规模将达到1892亿元。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行业市场高度分散。从事污泥处理处置的企业数量虽已达数百家,但尚未出现业界公认的龙头企业。业内人士预测,污泥行业的市场格局将在未来五年发生实质性变化,市场集中度上升,领军企业即将显露。

“靠污泥发财,定位不对”

       释放市场是一回事,能从污泥中赚到真金白银又是另一回事。虽然资源化利用能部分弥补污泥处理处置成本,但其核心收益仍依靠政府补贴。

       以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接的科技部863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12年竣工投产,将浙江宁海县域内的污泥、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集中进行厌氧协同消化处理。如果不考虑收益,每吨污泥的运行成本在130元至150元。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沼气,处置后的污泥可作为园林绿化营养土使用。据总经理邵凯介绍,园林企业以约百元一吨的价格收购营养土,“这样一平衡,运营成本就大大下降了”。

       剩余部分仍靠政府补贴。“如果有人和你说,我做污泥不要国家给钱就能赚钱,这人能得诺贝尔奖。靠污泥发财,这定位就不对。”

       邵凯认为,即便将处理污泥作为一门生意,首要解决的还是污染问题。在污泥稳定化、无害化的基础上,再考虑通过资源化利用达到经济平衡。

       “这个行业,到哪里都靠居民出钱和政府补贴。”留法博士、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启堂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法国,如果农民想要污泥制成的肥料,堆肥厂免费送上门,农民不用出一分钱。“农民肯用,企业算捡到了,不然还得花钱填埋。农业利用是资源化利用,已经便宜了,在国外把污泥拿去填埋、焚烧都比农业利用贵。”

       目前,我国污泥处置主要采用填埋、发酵堆肥、干化焚烧、厌氧消化等技术,占比最高的处置方式还是填埋。吴启堂表示,中国的污泥填埋费用是不合理的便宜。“如果全成本核算,达到环保要求,填埋不该这么便宜。主要是我们的填埋场有政府补贴地价。”中电环保固废产业负责人朱士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公司在南京将干化污泥送至电厂协同焚烧,处理费是220元/吨,而填埋仅需50元/吨。

       邵凯记得,前些年,有些企业对外宣称的污泥处理价格低得吓人。“甚至有的说不要钱,你让我来运营就行。说恶劣一点,那就是忽悠政府。”

       “现在大家也看清楚了,政府必须在费用和政策上清晰地支持它。随着技术发展,污泥处理费用降低也正常,但环保毕竟是花钱的行业。”邵凯希望,政府能清晰地算出合理、客观、真实的污泥运行费用,并且给足钱。“否则,本钱都回不来,社会资本怎么敢往里投?”
       有业内人士呼吁完善污泥处理处置收费体系,在居民水费中明确污泥的实际成本范围。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一鸣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希望政府能在银行融资方面提供支持,目前,银行贷款是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技术不是没问题”

       在污泥行业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自称“技术派”。不同于“万事俱备,只差政策”的主流观点,陈同斌认为,目前中国的污泥处理处置虽然存在政策和管理问题,但成熟的、适合大规模推广的成套技术设备和工程实践并不太多。这也是一个瓶颈,制约着规模化和市场化。绝大多数污泥无害化工艺中,处理后的残余物或产物仅仅是一种原料,而不是规范化、标准化的产品。

       “很多专家说路不通。路为什么不通?实际上,技术也不是没有问题。总想着国外有各种各样的技术,从原理上和理念上考虑似乎也能适用于中国,但是到中国一落地,就会发现还存在泥质适宜性、经济合理性和管理水平等问题。”据专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网络评论人“泥客庄主”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的五六十座污泥厌氧消化装置,能正常运行的只有几座。

       比如污泥消化,由于中国污泥含砂量高,不分解的砂粒会沉积在消化器底端,过一两年需要清理出去以恢复容量。污泥消化产生沼气,与氧气接触容易发生爆炸,清理砂粒时需要惰性气体小心地将沼气置换出来。“就这件事,你问全中国有几个人能干好?”

       某市曾花两个亿,从欧洲进口配套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干化生产线。一位参与评标的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并没有任何人做过完整的实验和工程,污泥该从窑头还是窑尾扔进去,扔进去会对水泥质量产生什么影响,没人说得清楚。

       “我告诉他们,可以按你们的意思去评标,但成功的概率不会太大。果然,现在生产中暴露出生产成本高,劣质水泥销售困难,蚊蝇、臭味、污水等问题也全出来了。钱不是政府没给够,产品不好卖也不能怪市场,其实是很多技术上的细节没考虑周全。”

       对于水泥窑、火电厂而言,协同处理污泥在经济上并不合算,而且水泥产品的出路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也较大。它们更多将污泥视为一顶“绿帽子”,戴上以降低被关闭的风险。

       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下,碧水源固废事业部总经理刘宇甚至认为,污泥资源化要十分慎重。他现在和地方政府谈项目时,就不太喜欢讲资源化的故事。“我们处理污泥尽量闭环,不依赖后端的产业和市场。北京一天产生6000吨污泥,变成什么产品能不受市场行情波动,天天卖出去?去年治雾霾关了水泥厂,协同的污泥上哪去?”

       陈同斌认为,中国污泥产业上下游打不通,有政策问题,也有技术问题。从产业角度看,污泥处理技术普遍存在“能用但不好用,不经济、不方便、不连贯”的问题。他同时表示,处理污泥不能全靠市场经济,“经济效益比较差,不赚钱,但是也必须做。”(记者谭畅  实习生秦楚乔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