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官方网站![ 申请入会 ]
北京青年报:今年起北京市禁止污泥外运,大量污泥包围污水处理厂
发布时间:2015-07-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随着本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越来越多。过去,本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都被运往河北等地,大部分都被随意处置,污染环境。从今年开始,本市禁止污泥外运,但是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没有污泥处理配套设施,已经建成的项目又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污泥只能被堆放在污水处理厂内,臭气熏天,并滋生了大量蚊蝇。北京青年报记者最近调查发现,污泥处理问题十分严峻。

 

探访 六米深大坑被污泥填成小“山包”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北京市一家污水处理厂,刚一进厂门,就看到路边堆放着一摊黑色的污泥,散发着阵阵恶臭。在厂内一片闲置地里,挖了两个深达六米的长方形大坑,从今年年初开始,工作人员每天都往里面倾倒污泥,不到半年时间,两个大坑就被填满,现在已经堆成了两个两米来高的“山包”,刺鼻的臭味儿让人忍不住干呕。部分裸露的污泥用绿色的苫布遮盖住,另外一些区域则长满了野草。厂内工作人员称,这两大坑污泥约有3000立方米。另外,在污水处理厂内的草坪上,随处可见散发着臭气的污泥。


走进办公楼,大厅和楼道里充满了浓郁的消毒水味道,闻到以后使人咳嗽。“其实这是用来熏苍蝇的,每隔两三天就得打一次药,要不我们怎么待下去?”工作人员说。原来,恶臭的污泥长期堆放在污水处理厂内,滋生了大量蚊蝇。北青报记者发现,在办公楼里,时不时地就可以看到一堆堆嗡嗡作响的大苍蝇,在眼前盘旋打转。“有时候屋子里都没法进人,一开门,整个屋顶全是苍蝇。把灯打开,灯管上也布满了苍蝇,灯都快被遮黑了,看不见亮光。”工作人员说,在污水处理厂住宿的员工,睡觉时必须用蚊帐。


北青报记者发现,污水处理厂里随意堆放污泥,在北京已成普遍现象。有的污水处理厂会把污泥装到袋子里,时间一长,在厌氧发酵的作用下产生沼气,袋子膨胀起来,飘在空气中,像气球一样。袋内的沼气还极易产生安全隐患。有些污水处理厂实在没地方安置污泥,只能堆放在办公楼旁边的空地上。


超八成污泥被随意处置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有机物和不能被降解的物质沉淀下来,形成污泥。一般来说,1000吨污水大约能产生1吨污泥。污水中的污染物超过半数被浓缩到污泥之中,因此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同时又含有恶臭物质、病原体、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污泥总产量已经突破3500万吨,平均每天产生近10万吨,并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增长,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

 

据统计,中国真正实现污泥安全处置的比例不超过20%,这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到的“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的目标相差甚远。

 

实际上,目前大部分污泥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是采用露天堆放、土地填埋、污泥外运等随意处理方式,这会对土地及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破坏环境。

 

调查 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没有污泥处理设备

 

据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在最初建设时,并没有污泥处理配套设备,“重水轻泥”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理污水所产生的污泥都采用“外运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少污水处理厂将大量污泥倾卸在河北省数百亩耕地、林地上。这些随意堆放的污泥均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造成多地环境污染。

 

但是,今年年初,北京市相关部门下发内部文件,要求“1吨污泥不能出北京”。这样一来,污水处理厂自身无法处理污泥,又不能外排,再加上垃圾填埋场不接收,污泥没地方可去,只能堆放在厂子里。

 

“要建一个污泥处理项目,光是批地的手续就得办一两年,再等到这个项目建成,短期内怎么可能把污泥处理掉?况且在北京,批一块地有多难!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眉头紧锁,叹了口气说道。

 

政府部门对污泥再利用存争议

 

在行业内,有“处置决定处理”的说法。也就是说,污泥处理后剩余的残留物如何利用,反过来会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处理污泥。但是,对于污泥如何处置这一问题,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争议。

 

住建部和发改委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中,介绍了四种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分别是:污泥土地利用、污泥焚烧与协同处置技术、建材利用技术、污泥填埋。在这其中,将污泥应用于农业、园林绿化、土地修复等领域的“污泥土地利用”被优先考虑。

 

但是,农业部门不准处置后的污泥还田,原因是担心工业污水产生的污泥中,存在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土地。农业部的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很多企业参与污泥处置的积极性。

 

环保部门则表示,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污泥,不能回农田。然而如何定义“无害化处理”,其标准是什么?至今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界定。

 

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种困境下,污泥处理是找不到妥善解决办法的。

 

不仅如此,北京市区两级水务部门之间也存在“踢皮球”的情况。北青报记者探访的这家污水处理厂直接由区水务局管理,但是在反映污泥处理难题时,区水务局表示无法协调,污水处理厂可以上报市级部门。“我们给市水务局打了好几回报告,结果又给退回区里,批文要求‘区水务局积极处理污泥问题’。”

 

污泥干化处理厂 每天只能处理600吨

 

在北京,污水处理厂找不到一项成熟的污泥处理技术,也是阻碍污泥处理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主要有四项污泥处理技术。


第一,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在欧美国家有很多成功案例,但在中国的应用并不成功。主要原因是国内泥质和国外相差甚远,有机质含量低、泥沙含量高,再加上沼气产量不稳定、沼气纯度低,多数都存在运行问题。

 

第二,污泥好氧堆肥技术,在北京有所应用,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发酵温度低、臭气较重,处理效果差。


第三,污泥干化焚烧技术,这项技术的投资和直接运行成本都很高,仅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污水厂有运行项目。具体到北京,虽然财力可以支撑,但是焚烧项目很难推进,因为这里面涉及二口恶英处理的问题,公众不支持。


第四,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实际上是将污泥深度脱水以后进行填埋处理,这种做法无法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被《“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定义为近期过渡处理处置方式。

 

如今,中国首个生物干化污泥处置工程在顺义区试运营,每天可以处理600吨污泥。处理场地的污泥被铲车搅拌后送入发酵槽,经过超高温生物干化技术,污泥可以完全腐熟,最终变成浅棕色的松软黄土,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土壤修复及改良等领域。但由于每天只能处理600吨污泥,仍无法满足北京目前污泥处理量的需要。(北京青年报 王斌 2015-07-06讯)


原标题:大量污泥包围污水处理厂——今年起本市禁止污泥外运,污水厂缺乏处理设施致污泥随意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