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迅速增加,城镇污水的集中处理,催生了城市污泥这一不可忽略的产物。一方面污水处理后沉淀下来的污泥含有病原体、虫卵、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这些污泥中又含有大量有机质、微量元素等养分,处理得当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那么,究竟该如何科学处理处置城市污泥问题,使其变废为宝?这是当下不少城市管理者普遍面临的待解难题。为此,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城市废弃物资源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于7月11~12日在桂林联合主办了“2015污泥高峰论坛(第二届)”,来自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和知名专家就此话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全国污泥处理处置情况欠佳
最新版《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每天1.51亿吨的容量,由此带来的城市污泥年产量超过3500万吨(含水率80%)。
但据住建部城市建设司水务处曹燕进透露,目前全国各地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约为56%,余下的污泥中,约1/3采用“临时手段”处置,此外还有百分之十几的污泥不明去向。
此外,在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方面,“十二五”规划中,对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为:相关建设项目投资超过300亿元,增加污泥处置能力每年500万吨,折合湿泥2500万吨,城镇的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要求达到70%,大中城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需达到80%。离“十二五”收官仅剩数月,据住建部的最新调查结果,全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整体表现并不合格。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难完成,或许与相关资金缺位有关。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博士陈程表示,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曾于2013年6月对“十二五”期间全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情况进行了一次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当五年计划过半时,规划中要求的347亿元投资,实际完成仅有80亿元,投资完成率不到25%。
“污泥处理行业目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地方政府对其责任主体认识不足,按照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为污泥处置规划建设的责任主体。其次,污泥处理处置行业还存在考核刚性不足、缺乏统筹协调、标准不够完善、出路不够明确等问题。”曹燕进表示。
整合产业链是未来工作重点
尽管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目前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今年4月16日出台的“水十条”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针对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曹燕进建议: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并举;另一方面,要多与其他行业进行互动,走跨行业融合发展之路。正如中国工程院张杰院士所说,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来源于生产农产品(食物)的土壤,处置的大方向理应回归农田。
本次论坛上还首次发布了“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创新研发的“污泥一体化智能好氧发酵设备”,探索出解决中小型污水厂处理污泥问题的新途径。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陈俊教授介绍说,该设备通过智能化、集成化、装备化的创新研发,集污泥混料、输送、发酵、供氧、匀翻、监测、智控、除臭等功能于一体,能系统地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设备配套性差、操作复杂、臭气污染较突出等难题,使复杂、费事的污泥处理过程简化成像苹果手机那样的“一键操作模式”。
据广西阳朔县的污泥工程应用情况,“污泥一体化智能好氧发酵设备”处理后的污泥产物就近用于阳朔公园的花坛绿化及苗圃育苗,成功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杨向平理事长评价说,一体化设备是未来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技术发明,使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智能化突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则建议,应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不同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路线的投资、成本、能耗、碳排放、占地面积等进行系统性分析,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污泥产业链的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