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7月13日电(记者 钟泉盛)2015年7月11日至12日,由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城市废弃物资源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广西城镇供排水协会、桂林市排水工程管理处、桂林理工大学主办的"2015污泥高峰论坛(第二届)"在桂林理工大学召开。
本次污泥高峰论坛旨在推动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交流,提高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数十名。论坛上,专家学者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建设、运行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进行了交流,会议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校、设计院、运营单位等技术和管理人员200多人。
会上,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的专家领导就“水十条”等污泥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及工艺路线选择原则做了透彻分析。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提出了“三三三”原则,为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建设中技术设备选择提供了参考标准和决策指导。中国工程院张杰院士指出,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它来源于生产农产品(食物)的土壤,污泥处置的大方向应是回归农田。 陈同斌介绍说,论坛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陈俊教授首次发布了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等支持的“污泥一体化智能好氧发酵设备”。通过智能化、集成化、装备化的创新研发,该设备系统地解决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设备配套性差、操作复杂、臭气污染较突出等难题,使复杂、费事的污泥处理过程变得十分简单,建立了象苹果手机那样的“一键操作”模式。这一全新的技术发明,为解决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也使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智能化突破。
在污泥高峰论坛的“专家论坛”环节中,来自全国各大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及污泥处理相关企业的10余位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就污泥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污泥工程建设及运营成本、污泥无害化产物土地利用及行业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